一碗扣肉粉,8.5元,端上来热气腾腾,河粉晶莹剔透,扣肉软糯入味,腐竹吸满汤汁,咬一口满嘴香。广西梧州这家小店,靠这碗粉火了十几年。街坊邻居、上班族,天天排队就为这一口。

梧州的河粉跟别处不一样。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米粉,而是滑溜溜、吸味儿的河粉。老板每天早上磨米浆,比例拿捏得死死的,米浆蒸一分钟,薄得像纸,叠起来切成条,韧性好还不碎。

做汤粉更讲究。河粉下锅烫几秒就捞出来,不能久煮,不然就软塌塌没嚼头。汤底是店里的秘方,清清爽爽却香得勾人。扣肉和腐竹往上一盖,颜色好看,味道更好。

扣肉是这碗粉的魂。猪皮先去油脂,炸得酥脆,再泡汤汁,软得筷子一夹就化。咬下去,汤汁在嘴里爆开,肥而不腻。腐竹也不简单,泡得软嫩,中间还留点筋道,吃起来层次分明。

这家店开在老街上,没啥装修,墙刷得白白的,桌子椅子旧得发亮。灶台就在大厅,顾客围着看老板忙活。老板动作快,烫粉、盛汤、加料,一气呵成,像演戏似的。

价格便宜得离谱。8.5元一碗,河粉管够,扣肉厚实,腐竹、青菜也不少。别的地方,哪有这价儿还能吃这么饱?难怪中午饭点,写字楼的白领都跑来抢座。

老街坊是店里的常客。谁家懒得做饭,端个碗就来。吃完聊两句家常,溜达回家,舒服得很。隔壁大爷说,这店开了二十年,味道没变过,吃了心里踏实。

梧州人爱吃粉,螺蛳粉、老友粉、桂林米粉,各有各的粉魂。但这家扣肉粉,硬是凭手艺站稳了脚跟。外地游客来了,也点一碗,吃完直呼过瘾。

老板不爱多说话,手艺全在碗里。每天早上四点起床磨米浆,忙到下午两点才喘口气。问他累不累,他笑笑,说街坊爱吃就值。

这碗粉不只是饭,更像老街的记忆。年轻人吃完,觉得解馋;老人吃完,觉得像回到从前。梧州不大,这家店却让很多人记住这座城。

数据说,广西米粉店年均消费超百亿,梧州河粉占了一块不小的市场。扣肉粉看似简单,背后是手艺和用心。老板说,好粉得靠米,米得选当季的,汤得每天熬。

梧州的扣肉粉,不只是一碗饭。它让街坊有了归属感,让游客多了份念想。以后路过梧州,你会不会也想来一碗,尝尝这满嘴汤汁的幸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