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弥勒,一座小城正悄悄成为低空经济的“新星”。在弥勒浩翔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里,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,组装着一架架轻型运动飞机。旁边的培训场上,飞机一架接一架起飞,学员们在蓝天上练技术。这场景,活脱脱像个“天空工厂”,让人看了就觉得振奋!
低空经济这几年成了热词,啥是低空经济?简单说,就是跟低空飞行相关的产业,比如无人机、轻型飞机,还有各种飞在天上的新玩法。弥勒抓住了这波风口,2024年低空经济产值已经冲到1.2亿元,比去年猛增了96.7%。这数字可不是随便来的,背后是实打实的工厂、机场和项目在撑腰。小城弥勒,硬是靠着低空经济,成了区域经济转型的“模范生”。
2024年5月,云南低空经济产业园正式落户弥勒。这园区可不是盖几栋楼那么简单,规划得明明白白,分了研发、制造、培训、应用好几个板块。厂房、跑道、实验室一应俱全,还有产学研合作平台,专门吸引聪明脑袋和创新团队。有了这园区,弥勒就像装上了“加速器”,低空经济跑得更快了。
弥勒的底气,离不开它的通用机场。云南省里,弥勒是第一个把通用机场配套搞齐全的县市。机场加上产业园,弥勒直接建起了“研发-制造-测试-应用”的全链条。啥叫全链条?就是从设计飞机到造出来,再到飞上天、干实事,全程一条龙搞定。这模式让弥勒的低空经济像搭积木一样,稳稳当当往前推。
说到核心,弥勒浩翔科技有限公司绝对是“扛把子”。这家企业是全国第二大轻型运动飞机生产基地,厉害吧?他们造的DL-2L云雁飞机,占了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,还卖到了国外。浩翔不光自己牛,还带着园区里的其他企业一起玩。研发上,大家共享资源,攻克技术难题;制造上,本地配套,省时省力;测试和应用上,联合搞项目,竞争力蹭蹭往上涨。
浩翔的研发部员工李云鹏聊起这事儿,眼睛都亮了。他说,低空经济火了,他们的飞机供不应求。去年产值9000多万,今年还要往上冲。他们的飞机不光飞着好看,还能干大事:低空交通、物流、旅游、农业植保,样样行!未来,他们还计划造更大的飞机,4座甚至更多座的,专门为低空经济“加码”。这劲头,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!
弥勒的低空经济不光靠造飞机,还玩出了“低空+”的新花样。啥叫“低空+”?就是把低空飞行跟其他产业结合起来。比如旅游,太平湖森林公园上空的直升机观光项目,试运行3天就吸引了600多人来体验,火得不行,全国都知道了“飞享弥勒”这块招牌。农业上,无人机群每天飞上千亩地,喷农药、撒种子,比人工快5倍。应急救援也不含糊,低空物流网络能在30分钟内覆盖全城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这不就是“飞”出来的幸福感吗?
从造飞机到飞遍各行各业,弥勒的低空经济就像从地上蹦到了云端。产业园是核心,各种新场景是翅膀,带着这座小城越飞越高。比如旅游,直升机带你看山看水,啥叫“换个角度看世界”?这就是!再比如农业,无人机精准作业,省力又高效,农民伯伯乐开了花。应急救援更不用说,30分钟送物资到灾区,谁能不夸一句“给力”?
弥勒的成功,不是靠运气,是真干出来的。产业园的规划,机场的配套,企业的合作,每一步都走得扎实。数据也摆在这儿:1.2亿元的产值,96.7%的增长,600人次的旅游体验,千亩农田的植保效率……这些数字背后,是弥勒人抓机会、敢创新的魄力。低空经济这块“蛋糕”,弥勒吃得又快又好。
当然,低空经济不是弥勒独有的玩法,全国不少地方都在试。但弥勒有自己的“独门秘籍”。通用机场是底子,产业园是平台,浩翔这样的龙头企业是主力,再加上“低空+”的创意,弥勒硬是把低空经济玩出了花样。别的城市还在摸索,弥勒已经飞得又高又稳了。
这事儿还没完。低空经济才刚起步,未来还能飞多高?弥勒的“低空+”能玩出啥新花样?旅游、农业、救援之外,还能整出啥新鲜事?这些问题,留给大家一起想想。毕竟,弥勒的低空经济,不只是一个城市的努力,更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一次精彩亮相。这片红土高原上的“天空梦”,正在越飞越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