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运动,很多人觉得清爽又提神。研究说,每天早上7点到9点运动,减肥效果特别好。一项实验对比了早上、中午、晚上运动的人,发现早上运动的那组虽然运动量少,但体重指数和腰围都比其他组低。这说明啥?早上动一动,脂肪燃烧得更快!科学家还用小鼠做过实验,发现小鼠在相当于人类清晨的时间运动,脂肪代谢效果更好。听着是不是挺有道理?早上身体刚“醒”,新陈代谢被激活,减肥效果自然杠杠的。
不过,晚上运动也有它的厉害之处。2024年《糖尿病护理》杂志里有一项研究,专门看了肥胖或糖尿病患者。结果发现,傍晚到夜间做中等强度的运动,比如快走或慢跑,对控制血糖特别有效。晚上运动能改善身体的胰岛素抵抗,饭后血糖不会蹦得太高,第二天早上空腹血糖也更稳定。这对想控制血糖的朋友来说,简直是福音!想想看,晚饭后散个步,既消化了食物,又稳住了血糖,一举两得。
心脏不太好的人,选运动时间更得小心。早上6点到9点,身体刚从睡眠中醒来,水分没补够,血液有点黏稠,血压也高得吓人。这时候要是剧烈运动,心脏可能受不了。专家说,这段时间就像血管在“玩命”,动脉斑块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问题,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心梗。所以,心脏脆弱的朋友,尽量别在这时候折腾自己。下午或晚上运动,心脏负担小,风险也低。
运动前热身可不能偷懒。5到10分钟的动态拉伸,比如原地踏步、扭扭关节,能让心率慢慢上来,身体也热乎了。这样正式运动时,就不会觉得太吃力。核心锻炼可以选快走、慢跑或者骑自行车,15到30分钟就够。刚开始运动的朋友,别太拼,保持心率在最大值的50%到70%就行。等身体适应了,再慢慢加时间。运动完别急着坐下,10分钟的静态拉伸或深呼吸,能让心率平缓下来,肌肉也不会第二天酸得喊疼。
还有人担心,运动时间选不对,会不会伤身体?其实,只要避开身体最脆弱的时段,比如早上6点到9点的高血压期,基本没啥大问题。选对时间,再加上科学的运动方式,健康好处多得数不过来。比如,规律运动能让心情变好,压力变小,连睡眠质量都能提高。谁不想每天乐呵呵地过日子?
中国这几年特别重视全民健康,各种运动活动搞得热火朝天。从社区的广场舞到城市的马拉松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运动大军。国家还推了好多健身政策,比如建更多公园、健身步道,让大家动起来更方便。这不就是想让咱老百姓身体棒、生活好吗?想想就觉得暖心。